胸中有丘壑 笔下能传神
——山东省玻璃(琉璃)艺术大师文朝华
二十多年的悉心探索,发间的银丝并不能代表时光的老去,而是人生的积淀,更是内画技艺彻底的蜕变。人面桃花,自笔下传神,鱼翔浅底,贵相映成趣。一位年轻的内画艺术集大成者——文朝华。
内画世家代传承师承严父早励志
文朝华,1977年7月出生于鲁派内画的发源地山东博山。自幼跟父亲学习国画。其父文向君先生,是鲁派内画代表人物之一,与李克昌、张广庆、孙即杰三位大师并称为“四大神笔”。改革开放之初曾多次出国献技,让内画技艺震惊宇内,被世界称为神话般的艺术。国际声誉换来的是鲁派内画艺术的迅猛发展期,1997年,文朝华随父创办“博艺轩”内画工作室。“博艺轩”的创立,曾是博山内画艺术发展到一个巅峰时期的代表性产物之一。
文朝华,自幼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学习内画技艺,近30年的研习,继承了父亲的艺术理念,并创造性的改进内画工具。在他的工作台上有一个精致的笔筒,笔筒内是他自制的作画工具,文朝华所用勾笔都是自己制作,笔身是细细的竹,顶端弯曲削尖,笔端仍然是狼毫,他将狼毫从优质毛笔上取下,固定至勾笔顶端,根据不同素材和技法的需要制作粗细长短不同的勾笔,笔法的不同也决定了风格的不同。时间在指尖慢慢流淌,艺术的源流却在时间长度里变得悠长,文朝华认为,内画艺术并非速成艺术,它需要耐心恒久的积淀。
腹有诗书气自华胸有佳境技艺兴
文朝华幼时阅读了大量的艺术书籍,因随父学艺,他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认真学习了父亲多年来积累的相关书籍,从中汲取精华。同时他积极学习国内外各领域当代艺术大师的表现手法来丰富自己的内画技艺,在原有的传统内画基础上,将现代绘画的技法灵活变通地运用到内画壶的创作之中。近年来,文朝华为提高技艺,升华作品思路,先后研读了佛教《金刚经》和道教《道德真经》,从中感悟典故、体会真谛,提炼做人精华,提升作品档次。
很多人看来,文朝华的创作题材很“杂”,人物、花鸟、工笔、写意均有涉猎,这似乎不是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应有的创作路线和提升方式。“我希望给自己更多的发挥空间,所以各种画法,各种技法我都想尝试一下。”文朝华说,“我并没有特定的个人风格,所以我什么都画。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的时候,我可以回过头来总结一下,然后抓住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力图求精。”其实,如今笔锋扎实、意境开阔已经成为他作品的代名词,在业内也是名声大作。他的作品《八女投江》、《昭君出塞》、《金玉满堂》、《少女》等已经在国内各类评比中获得大奖。
三十载探索凝练立争做业内翘楚
文朝华说,“做内画,必须耐得住寂寞。内画的入门相对简单,但这只是从零到一的过程,接下来的发展与突破
是从一到无穷的体验。”在他看来,内画的成功很多时候是看不到的,有时候也需要一点运气,而且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其作品的内涵深邃、气质独特,已经被业内前辈们看作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如今的他已经在2007年成为“山东省内画艺术大师”2013年成为“山东省(玻璃)琉璃艺术大师”、“山东省轻工行业技术能手”、“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和“山东省轻工行业首席技师”,今年又被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在他看来,这些成绩是对他过去创作的一种认可,他还在不断学习,未来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他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内画研究上,再用20年的时间争取接过前辈们鲁派内画的大旗。
业精于勤成贵恒推动发展思奉献
文朝华现在最多的时间就是在“博艺轩”画内画壶,眼睛累了看看书,除了从书中汲取养分之外,与妻子交流也是其寻求突破的重要途径。周清君,文朝华的妻子,同样是内画领域的新生力量,早年师从于文向君。夫妻二人亦师亦友,在文朝华看来,女同志心静、心细,在内画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很多方面,夫妻二人可以很好的互补,从而使双方的技法与境界都得到提高。多年来,他们秉承父亲的遗愿,只要走进“博艺轩”,内画创作不止步,内画传承不停歇。夫妇二人免费提供场所从事幼儿内画教育工作,深知想要推动一项事业的发展,必定要从娃娃抓起。
文朝华说,我从事内画行业,首先不能辱没了父亲的名声,再者希望自己能够开辟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内画画种,为内画的发展添上自己的一份力。
(作者:尹树风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