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器皿企业生产效率管理改善方法探讨

王新强

       玻璃器皿企业的生产效率是指固定投入量下,制造过程的实际产出与最大产出两者间的比率。可反映出达成最大产出、预定目标或是最佳营运服务的程度。亦可衡量经济实体在产出量、成本、收入,或是利润等目标下的综合绩效。提高生产效率,首先必须区分假效率和真效率、个别效率和整体效率。假效率是以相同的人员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即提高班组生产能力),而真效率则是以最少的人生产出市场仅仅需要的产品。个别效率是指单个工序的生产能力,显然,单个工序的生产能力高并不等于整个生产线的生产能力高,因为当某个工序环节生产能力低的时候,由于工序能力不一致造成的工时损失使生产效率降低,所以,通过改善使各工序能力尽可能达标才能提高整体效率。生产班组是玻璃器皿企业生产的最小单元,不但承担着生产线(车间)交货的生产任务,期间不断地进行持续改善也是其重要的职责,务求以最少的人员投入达到生产市场仅仅需要的产品,目前玻璃企业其主要管理改善基本方法有作业指导化、线平衡分析、工序管理改善、工序作业改善和人力素养改善,现分别阐述如下:

       一、作业指导化。是将工序作业的内容、要求和方法进行规范,设计最合理的省时、省力的作业方法,之后设定标准工时、形成作业标准,作为工序作业和作业管理的标准性文件。员工严格按照作业标准化要求实施作业,实施作业检查并记录,同时敏锐观察并及时报告变化。标准化作业是工序质量、作业效率的重要作业流程标准。

       二、线平衡分析。是测定生产线各工序的循环时间,将之绘制成柱状图形式的作业速度分析表并计算出线平衡损失率,将潜在的损失显现化,据此发现瓶颈工序、工时最短工序、工序间速度差别,之后进行线平衡管理改善措施应对。

       三、工序管理改善。消除瓶颈工序是实现产能平衡的关键,主要方法有:工序间分担转移、瓶颈工序作业改善、工序间作业内容合并和工序结构重组等。在线平衡改善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工时长的瓶颈工序的改善,同时要注重工时短的工序的改善,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具体的就是消除工时最短的工序作业,将作业内容完全分担到其它工序,让工时短的工序分担瓶颈工序的工作量,将前后相连的工时短的工序同时考虑作业流程改进,对于多人作业的工序考虑能否减少人员配置或配置机电一体自动化设备来替代。

       四、工序作业改善。是通过动作分析、作业流程分析和人-机联合作业分析,运用动作经济原则、作业流程经济原则和专业化、简程化、标准化原则,对各工序作业动作、作业配置(什么东西摆放在什么地方)、作业顺序、工装夹具和设备程序等进行优化,形成新的作业标准并执行,立足整体效率的工序作业管理改善,使工时浪费大幅度减少、生产能力得以提高。

       五、人力素养改善。通过不间断的持续进行现场管理改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人的作用发挥,注意培养出大量具有改善意识和效率眼光、掌握改善方法和工具并能够数字化工作的一线骨干、班组长和岗位管理人员。在推进全员生产效率管理改善活动过程中,玻璃器皿企业要非常注重调动发挥全员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实现自主管理改善,把缺陷和浪费从源头消灭在每一个环节的产生根源之中,通过效率改善达到省人化,最终实现实质性的生产效率提升。

       总之,坚持持续的设定课题改善,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应变弹性,是玻璃器皿企业管理改善不变的法宝,是确保玻璃器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优势与竞争势态的法则。

 

2014年10月11日


(作者:王新强)


2014年10月11日
浏览量:0
收藏